对仿古建筑中古建园林的造景法介绍
来源:古建园林 | 更新时间:2019/1/11 11:22:24古建园林庭院利用水局生成适宜小气候的另一方法是在小小池旁廊榭依亭围设,石山崖壁悬险而立,构出幽森阴清的壁潭景。如清末时建的广东潮阳西园,狭扁的后院廊庑沿庭而筑,海礁石山照屋壁峭而叠,形成山屋掩映相峙之临下阴潭,其岩洞还在水下设水晶宫,不但夏日生津,还可窥赏飞流溅潭、赤鱼遨无其景,这种为造就厅内适宜气候,构出如此庭效。在我国造园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从整体布局上适应南方气候并善于造景的做法,我们可从清晖园里得到见识。
我国造园的自由布局特色,是举世皆喻,从上述园例看,岭南造园布局也绳“自由”之宗。但从细视之,它没受皇家苑法的圈制,也不像江南私园那样严谨的章法,从适应出发,它往往具有较明显的随意性,使庭园更富有民间气息。这点,在广东东莞可园表露的很明白。
清末军阀张敬修,中年去戎回乡东莞,在博厦买了一块不规则的巫氏宅地建园请了岭南画派的创始人居巢、居廉兄弟俩及两广文墨名家作智囊。“水流云自返”,他认为叶落归根,回老家是自然常态,兴建造园不必娇柔做作,“适意偶成筑”,惬意即可。连园称都不取高华之躁,以“可”称园。从进园处理始,就立意破格,不入不立壁照堂,竟以吃荔枝用的“擘红小榭”作兴。偏旁不名偏室,却以“草草草堂”表戎马生涯之念。他认为“居不幽者,志不广;览不远者,怀不畅”,可是其“幽”字不写在密林崖壁里,却以“开径不三上,回旋作之折”的花之径、“长廊引疏阑,一折一书赏”的“碧环廊”、“小桥如野航、恰受人三两”的曲池小桥和“天然老圃花为壁,妆点秋光傲春色”的兰台来抒怀幽景。为能览远畅怀,立高达四层的邀山阁,使“凡远近诸山”、“江岛江帆”,“莫不奔赴于烟树出没中”,获得“荡胸溟勃远,拍手群山迎”,“万物皆备于我”的景效。即使是两层高的可堂。也要形成“新堂成负廊,水木恰幽偏”的处境,把沿庭组成的一楼、五亭、十九厅,十五房的建筑物,高低错落在可园中,构出了岭南特有的洒脱风采。这种因意立构、由外而内的造园法,就是苏东坡在岭南时也是喜循此法的。譬如他在惠州定居,由于财疏不可能在城里建起适意的房子,跑到城郊白鹤峰去建,主要想饱赏“海山浮动而出没,仙驭飞腾而往来”之胜景。就是在屋内,也要从外引来“江上西山半隐堤”,可以“卧看千帆落浅溪”。他斋前手植柏,竹荫借东家,把小小的鹤峰居室里,意像得梵宫催睡、碧溪飞桥、堤光潭寒、江月与话,有若蓬岛瑶台仙一般的境界。至于像“几树垂杨、几缕桃花”的“近水人家”张园,以“虚亭四面春光入,爱遥峰像到檐芽”构思,获得“四围画山全览尽,一曲平湖水满坡”的作法,和“归筑楼台半在湖”的叶氏泌园,以“留云”、“过帆”等为品题,做到“天中丝管长留客,屋里湖山欲增僧”的风趣地步,在岭南是不乏其例的。
由于岭南庭园占地小,而建筑在园中的比重又往往较大,要取得“主人不出门,览尽天下景”的自然庭效,用一般的实地模拟手法是无地置容的,只能以必要的建筑手段,引庭外风光入室,方达志远怀畅。所以,岭南庭园那种因意立筑、由外而内之法是有缘故的。一旦在庭中摹山范水,亦多寓意与会,概貌相成。古建园林的文章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